相信大家最近都被羽生結弦跳出4A動作的消息刷屏了。
面對花滑界的一片喝彩之聲,想必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是十分的好奇。
這4A到底是什么動作?究竟得難成什么樣才會讓羽生結弦在練習的過程中都受傷。
據(jù)羽生結弦自己的解釋是說:
“像急行跳遠一樣的感覺,必須得飛奔加速,咚的落地 !像是在跳遠的狀態(tài)下加上身體的轉(zhuǎn)體去跳的這種感覺,像跳遠選手那樣,一邊跳出個6米左右的距離,同時還要加上身體的轉(zhuǎn)體,向前的力量如何變成縱向的力量,還要同時有滑出的力量……”
4A成功的關鍵是,起跳騰空的瞬間必須要高速助力跳出。
跳遠跳6米,跳得過程中轉(zhuǎn)體4周半?雖然這些字兒我都能看懂,但真的還是想象不到,那會是怎樣的動作啊?
其實4A之難,無論是專業(yè)分析評論還是羽生結弦自己,都曾做過相關解釋,但講道理,這次的跳遠6米的過程中跳躍算是最淺顯易懂的一次了!畢竟,他之前還有一個讓人完全無法想象的“跳繩”理論呢!
平昌歸國記者會上,當記者讓他詳解4A難度時,他先從非常專業(yè)的角度講到:實際上花樣滑冰有六種跳躍,其中五種向后起跳,但是A跳是唯一一種向前起跳的,因為A跳是向前起跳的,這就意味著其實A跳有著多半周的旋轉(zhuǎn)。A跳時向前的跳躍,花滑的技術動作中除了旋轉(zhuǎn)和步法之外,其他向前進入動作都是不可能的。A跳首先前進著進入,你要多跳半周,然后才是完成一周,這是1A。4A雖然叫四周跳,但是你需要完成四周半。具體來說,普通的四周向后進行跳躍,所以手臂橫向甩,創(chuàng)造離心力,就能夠很簡單地完成轉(zhuǎn)體。但是4A進入的時候是手從后往前甩進的,很難從里面獲得離心力輔助進行轉(zhuǎn)體,所以就非常有難度。
看完是不是覺得自己語文白學了,沒關系我也看不懂,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為止,謝謝大家的關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