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創(chuàng)合影由河瀨直美、賈樟柯監(jiān)制,青年導演鵬飛編劇執(zhí)導,吳彥姝、英澤、國村隼、永瀨正敏領銜主演,秋山真太郎、張巍特別出演的劇情片《又見奈良》,開啟上海站線下路演,導演與主演英澤現身觀影現場,與觀眾進行近距離交流。
導演鵬飛深入奈良觀察真實遺孤 豐富細節(jié)成就走心電影 電影《又見奈良》講述了一段跨越60年的感人母女情。1945年,日本戰(zhàn)敗后,陳慧明(吳彥姝 飾)收養(yǎng)了一位日本遺孤,取名為陳麗華。1994年,麗華返回日本,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,并與陳慧明保持書信聯系近十年。2005年,久未收到麗華來信的陳慧明孤身一人前往日本,在遺孤二代小澤(英澤 飾)和日本退休警察(
國村隼 飾)的幫助下開始了漫漫尋親路……
為了更好的拿捏“日本遺孤”這一特殊歷史群體的心理狀態(tài),導演鵬飛親赴奈良體驗生活八個月。在觀影現場,他表示:“因為始終不能被日本社會所接納,所以那些返回日本的遺孤們仍保留著一些舊的生活習慣,會主動尋找一些非常中國的符號,我覺得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歸屬感。”而在影片中,導演在描繪遺孤生活現狀時也加入了這些細節(jié),如吃酸菜、聽京劇等,更在影片結尾別出心裁的加入鄧麗君演唱的歌曲。這樣的處理不僅生動再現了日本遺孤的生活現狀和心理狀態(tài),也消解了因為地域差異給中國觀眾帶來的間離感。在導演詼諧活潑的處理手法下,反而令影片的情感更為真實細膩、催淚動人。
主演英澤口碑之作收獲超高評價 有望成華語片三月黑馬 《又見奈良》此前在電影節(jié)展映時便收獲了不少好評,此次超前觀影也被不少觀眾盛贊為:“三月必看”,“近幾年難得一見的細膩走心電影。”更有觀眾在觀影現場被這段跨越國界與血緣的母女情打動,紛紛落下眼淚,感慨良多。
導演鵬飛在現場表示:“《又見奈良》的成功離不開中日團隊的幫助,尤其是日方監(jiān)制河瀨直美、中方監(jiān)制賈樟柯,他們無論在創(chuàng)作上還是項目的推進上,都付出了很多。”《又見奈良》的幕后制作班底堪稱豪華,其日方監(jiān)制河瀨直美是奈良電影節(jié)的創(chuàng)辦者,她的作品也多次獲得國際大獎,中方監(jiān)制賈樟柯更是五提戛納且榮獲終身成就獎的國際知名導演。正是因為日本遺孤這樣一個極具人文關懷的題材,才讓吸引如此多的電影大師加盟,成就一部有溫度又有深度的電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