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節(jié)奏變的越來越快,人們使用“一次性”物品的機會越來越多,“一次性”物品給人們帶來了...... 例文
說起一次性物品,生活中隨處可見其身影:上街購物,超市提供了塑料袋,大袋套小袋,方便??;去吃飯,飯館不論大小都奉上一次性筷子,衛(wèi)生??;人在旅途,賓館里的“六小件”一個也不少,今天用完,明天又備上一套,舒服??;連喝水都有一次性紙杯或一次性塑料杯可供選擇,講究啊。更不必說推陳出新的一次性服飾、一次性照相機……
一次性物品“用完就扔”,方便、時尚,滿足了一些需求,然而一次性消費品的“殺
手”本色已經顯露:它吞噬著有限的地球資源,同時制造著大量的垃圾災難,導致嚴重的環(huán)境污染。有人調查,一個普通家庭一年要耗用5500個塑料袋;一個星級賓館兩天的“六小件”廢棄物就裝滿一卡車;用一次性筷子,哈爾濱市民一年“吃掉”34萬棵大樹。目前,全國三分之二的城市被垃圾包圍,而且正急速向農村蔓延,其中多是廢棄的一次性物品??梢哉f,一次性物品是現代社會的一柄雙刃劍,既是物質富足、高效的象征,也是把資源變成垃圾的“加速器”,帶給我們的是一時的方便和長期的隱患。
最近,首都13家賓館酒店齊齊撤下“六小件”,引起了一些人的非議,他們認為使用一次性物品是生活質量高的表現,是以人為本的要求。但筆者認為,兼顧環(huán)保、節(jié)約要求,崇尚節(jié)儉才是一種科學的、有質量的生活方式。環(huán)保的生活習慣不可能水到渠成,而必須不斷努力地去培養(yǎng)。早在幾年前,哈工大的學生食堂就取消一次性筷子改用消毒的普通筷子。當時也有人從飲食衛(wèi)生的角度提出異議,然而,幾年下來,不僅木材節(jié)約了,學生們也習慣了。改變生活習慣,少用一次性物品并不會影響生活質量,比如增加塑料袋的重復使用率、少用餐巾紙多用手帕、把賓館的洗發(fā)液改裝成按壓式的等等,都是舉手之勞,但帶來的生態(tài)效益卻極其可觀。關鍵是,當前人們還沒有形成一種知行合一的優(yōu)良品質。對環(huán)保在口頭上喊得多,思想上也認識得很清楚,一旦做起來,就只顧個人省事兒、方便,對一次性物品心安理得地享受了。
無法否認,一些情況下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是難以避免的,有時也是必要的,比如一次性醫(yī)療用具。但從長遠上看,一次性消費模式與建設節(jié)約型社會的發(fā)展方向背道而馳。因此,我們需要反思從前的隨意浪費、高度消耗的消費行為,自覺摒棄一次性消費所帶來的虛榮的快感,厲行節(jié)儉,重塑消費理念。
現代社會,生活節(jié)奏不斷加快,競爭日趨激烈
人們穿梭于鬧市之間,面臨眾多生活壓力,產生了很大的心理壓力感,甚至難以調適而產生心理問題。長期的消極應對及負XingQing緒會使個體出現諸如焦慮、抑郁、神經衰弱、輕度躁狂等心理疾患,不但影響自己的生活、工作,也會對家人造成不必要的傷害。
現代生活節(jié)奏越來越快,人們顧及的事情越來越多,因為生活、工作賦予他們太多的責任與義務。
無論是單身或已婚,中年或老年,都在不斷地作選擇,各種壓力交織在一起,壓得人們喘不過氣來。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當處于一定的壓力中時,人們可以通過自我調節(jié)來排解壓力。但當壓力不斷增大且人們不能調節(jié)時,就可能會產生心理問題,甚至是心理疾病,以致健康嚴重受損。通常來說,人們認為,所謂的健康就是身體健康,其實不然,身心和諧統(tǒng)一的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。據MeiGuo《僑報》報道,越來越多的人處于亞健康狀態(tài),這一所謂的亞健康狀態(tài)也包括
心理上的不健康,而究其原因就是壓力過大。當壓力襲來時,內心倍感失落、焦慮、沮喪、壓抑,這就是健康心理趨于消極的開端。那么,如何保證身心
為什么我們的生活節(jié)奏越來越快?
自動化的設施設備用得越多,對人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,人進而會感到更大的壓力。人與人之間的競爭也是顯而易見。每個人都在為跟上時代的潮流而奮斗著,停下來就會被out!所以感覺節(jié)奏快,這很正常。